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,关于两性的故事1_6_3_女_人_网。我们总是在探讨,人性,两性,但是不得而知最终的结果。还是不知道怎样的,就来看看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吧。 “儿时柑仔店的追逐嬉闹,犹在眼前
门口巷弄前的车水马龙,川流蜿蜒 生活在港边安平是什么滋味,海风咸咸 取而代之的咖啡香气,苦中带甜 那些年我们一起去过的戏院,已曲终人散,不复灿烂 而属于你我的生活点滴,正粉墨登场,精彩上演” ——木门厝
三月的台南已经是初夏,正午时分热浪滚滚,但比天气更热烈的是木门厝管家阿隆的接待。他在吧台里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,将我们安置在内间的沙发上休息,给我们冲好香草凉茶,端上来的时候听到我们说不喝冰的,万分抱歉地又重新煮了一份。 他备好了点心让我们在楼下休息着,自己先把我们的行李提上二楼的房间了。我们晃着隔壁像没事人一样坐在木门厝的窗口看风景,奔波的疲倦就这么被阿隆的妥帖一下子赶去了九霄云外。 木门厝是一间民宿,坐落在台南市安平区运河路的小条小巷子里面,但十分好找,巷子外是观音亭,距离著名的安平老街步行不到五分钟,门口是吃货们必去朝圣的周氏虾卷,而木门厝独据在巷子的出口处,一眼能瞧见,却又把马路上的喧嚣全部拦在外面了。 这栋独立的二层小楼,一楼最显眼处做了漂亮的吧台售卖咖啡饮料,第一眼看到木门厝,以为是间咖啡店,所以它的全称应该是“木门厝Moment Cafe”。 阿隆是民宿管家又是咖啡师还是解说员——为什么一间民宿需要一个解说员?我们在住进去之后跟阿隆聊天才知道,这间房子,意义远远大于了住宿本身,它被赋予的责任,是一座小小的博物馆,收录着六十年的旧光阴。 安顿妥当之后的空隙,拿着相机跑下去找阿隆,想听他说说这栋房子的故事,尽管还在忙着,却一口就答应了。 木门厝所在的这栋老房子原来是一间柑仔店,为被阿隆称作“阿公”的一家人所有,现在阿公全家就住在对门的屋子里。木门厝的老板是一位工程师,在台南还用自己的品牌轻食店“一绪二”。因为跟阿公家人是很好的朋友,又是台南人,他对这栋房子有着很深的感情,都写在了开头的那段文字里,对,他把这段话印在木门厝简介的封面上,也将木门厝最大可能恢复到1950年代的样子,保存了自己和很多台南人的回忆。 在还没有建这间房子的时候,阿公是挑着扁担在巷子里卖杂货零食和日用品的,后来生意渐渐好起来,就特别想要一栋自己的房子,阿公有个女儿,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够嫁给一个有房子的人。于是女儿的丈夫便买下了这块地,建了这间房子,当然,阿公也把女儿嫁给了他www.163nvren.com。
现在木门厝的正门就是原来柑仔店卖东西的地方,多年以后孩子们担心隐私问题做了卷门,2014年老板拿下这栋房子要做木门厝的时候跟阿公家人做了沟通,去掉了卷门,我们能看到的样子跟1950年时很像,是一种没有阻碍的亲切,就像小时候,每天走过巷子门口,看见垂涎三尺的糖果零食,上学放学时瞄一眼都觉得是幸福。 木门厝隔壁的邻居,如今已是六七十岁的大叔,那时的他才两岁,木门厝的Facebook上还有过去的老照片,黑白胶片里的旧时光,在眼前恢复原貌。 吧台位置是原来大家叫东西的地方,地板被磨得很白,可以想象,在这六十多年里,柑仔店接待了多少客人。 吧台里的那扇木门是原来安丽戏院的老门片,放在这里是装饰也是纪念。据说过去安平有两家戏院,一家叫封安,另一家就是安丽。当时它的占地面积很大,从门口的周氏虾卷到木门厝都是安丽戏院。安丽戏院的特别之处在于,它是以真人装扮演出为主,每天下午和晚上各演一场,在那个缺乏娱乐的时代几乎场场爆满,安丽剧院红极一时。在黑白电视兴起之后剧院才渐渐没落。戏院后来被拆除,连文字和图片的记载也几乎没有,很多安平人甚至都不知道安丽戏院的存在,这间承载着老安平人记忆的戏院隐没在历史的长河里。 在木门厝诞生之后,特地在一楼辟出一块小天地,布置成戏院的模样,希望可以唤起安平人曾经的记忆。所以一些对安丽戏院还有记忆的安平人回来到这里都会很感动,觉得是不可复制的绝版回忆再次出现。 阿隆会不定期在戏院给大家播放老电影,放片的时间和片名都会在木门厝的Facebook上公布,如果你恰好去台南,可以去木门厝看部电影,跟阿隆聊聊天。 缩小版的安丽剧院里还有其它珍贵收藏,第一代的影印机,放上墨水,把纸铺平,滚过去……这样的复印方式是不是只在电视里看到过? 影印机下面的这只大水缸也不是普通水缸,这是安丽剧院曾经的“音箱”,在没有音箱设备的过去,安丽剧院就用这个制造回声,据说当年一共有12个音箱,其它11个已不知所踪,这是唯一的收藏。 还有这部古老的卷片机,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卷片机,看完把带子卷回去,就可以再重新看一遍。 阿隆说,将来还想引进一些台湾本地独立小酒厂酿造的啤酒,让大家看着电影喝着啤酒,像曾经那样亲密无间1.6.3.n.v.r.e.n.c.o.m。 安丽戏院消失了,但喜欢热闹的台南人还在。
原来安丽戏院门口的这条巷子叫运河路,走到头是安平港。在日据时代,这条路是非常繁荣的,就像现在的安平老街一样,日本人曾经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个贸易中心,所以那就渐渐有一些店兴起,安丽戏院和柑仔店都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。 吧台左边这个零食柜大是六十年前孩子们的魔法柜,里面放满了糖果与零食,柜子质量很好,保存得也很好,现在仍在使用。阿隆一个一个打开小门拿出里面的零食,每一样都不一样哦。有小时候最喜欢的猪耳朵、糖球、芒果干……虽然我们看到的都是色素,但那时候却是无以伦比的美味。而这样的零食柜现在也很少能够再见到了。 吧台上还有一个宝贝是UCC的保温箱,也是阿公留下来的,它的年纪大概是四十岁左右,很可能是UCC咖啡所推出的第一代保温箱。UCC已经有工作人员前来联系过,希望可以对它的具体年份和型号做一个鉴定,要把它收进UCC博物馆。 木门厝还有一个“秘密通道”,是在它院子里的防空洞,过去上面是用铁盖子封锁,现在为了让大家都能看到里面的样子,换上了玻璃隔板,下午三点钟左右阳光斜射的时候,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地洞里面的情形。 木门厝的这栋房子虽小,却五脏俱全,以前的洗手间、灶台、烟囱、壁龛等等都悉数保留,现在仍能看出整个建筑带有非常明显的日式风格,隔间很多窗子很多门也很多,常看日剧以及关注前段时间流行的收纳书就会知道,日本人在收纳方面的造诣几乎是变态的,所以这么小的老房子有这么多隔间和功能也是神一样的存在。 旧的厕所也已经改造过了,阿隆把这个旧门的故事讲给我听,从前他们家人喜欢玩一个游戏,从外面把厕所门锁起来,因为锁芯从外面可以拨动,客人们不懂得怎么开,常常会吓到,以为自己被锁在厕所里了。孩提时爱玩的游戏现在看来大都是无聊寡淡的,但从记忆里搜刮出来,都会由衷的哈哈大笑。 这也是旧物的意义吧,锁住的并不是人,而是再也回不去的时光。 将这栋老房子变成现在的样子也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去改变什么,就是为了要保存好过去,所有的改造工程里最花精力的是二楼,天花板的木头梁因被白蚁蛀蚀,花了好多精力进行了改造,还有屋瓦,为防漏雨花了很多心思,其它方面就是以粉刷和更换管路电线为主,并没有动太多,很好地保持了老屋的原样1~6~3~n~v~r~e~n~c~o~m。 后面到二楼就能看到,走道和房间的门和墙,外表看上去仍然很像过去的宿舍,但推门进去又是一个新的天地。 现在你应该明白前面说的博物馆的含义了。 这里甚至还收着这栋房子的阴阳地契。正本当时是写在瓦片上的,由屋主收藏着,我们看到的是副本。 过道虽窄,宝贝却多,这些都是以前杂货店的老东西,爱之味的调味料,海尼根(喜力)的水,养乐多,金兰酱油……都是很老却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品牌。 放在一旁的一个玩具盒子是阿隆特地找人要过来的,来自安平很老的一家叫“东东”的虾饼店,里面的纸娃娃可以站起来,也可以给她穿衣服,是很老很老的玩具了。阿隆还特地查了包装上的电话,上面“048”的号码早已不存在。 以前的收银台,是在1950年杂货铺刚开的时候就有的,收的钱都装在这里,仍然可以拉开使用,只是现在有了更高级的收银台,用不上它啦。 还有挂在墙上的这个,当年柑仔店有许多铁牌看板,黑松和七星汽水堪称经典,而它们旁边的那块,是当年卖食盐的许可证,过去卖食盐是必须获得特许牌照的,看你卖的食盐是不是真的食盐。 推荐阅读:爱情遇到房子:我默默离开 桌子上放着的日产老电视是当年第二代机型,亮点在于门打开电视机就会自动开,门关上自动关闭,经过几十年仍然能够正常使用,让我们见识到了老东西的质量。 木门厝还有很多古老的经过改造的工艺品,比如这展灯,灯架是新的,而上面的琉璃却是旧的,因为觉得琉璃的样子很好看,舍不得扔掉,也保留了下来。 天花板是纯手工制作,第一代的师傅手艺精湛,阿公后来装修房子很想请他来给新家做天花板,但师傅已经过世,他的儿子虽然子承父业,却已经不做这种有雕饰的手工天花板了,又复杂又耗费时间的手艺已经被更简单的工艺所代替,很少有人再做这个,在台南大概很少能够看到这样的“老古董”了。 雕花的窗户也是一样,上面蓝色的铁窗有四十岁了,因为好看的条文也被保留,让更多人能够看得到以前的装修风格。很巧的是那几天我刚好看到一篇关于台湾窗花的文字,各种老窗花像是证据一样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流行风向与故事,而木门厝的窗花,也在那篇文章里。 我很喜欢木门厝的这个小院子,很多客人从门口路过时都会走进院子看一眼,因为太特别www.163nvren.com。这面有孔的墙也并不是真正的珊瑚礁,是那个年代很流行的仿珊瑚礁水泥,那些洞洞都是用稻草戳的,现在早已经不流行了,不过是一个时代的印记。
木门厝作为民宿只有两间房,都在楼上,一间是我们住的忘忧枫,是个带楼梯的复式,房间里摆满了书,楼下的卫生间放着躺椅,阿隆进去便给我们点上精油,如果玩得累了,好好地睡一觉吧,在安平,时间还停留在过去,是慢慢流淌的。 还有另一间“慢光阴”已经被客人预订,没有能够进去一窥究竟。但我们知道了除这两间之外还有一间“雅室”,是不单独对外开放的,因为没有独立的卫生间,如果你是三四个人一起来木门厝,便可以预订这间雅室,它房间里的衣柜可以打开跟“慢光阴”相通,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套间,这样的设置真是精巧又贴心。
这栋小小的房子竟然有这么多细节,容纳了这么多东西,防空洞、店面、储藏室、厕所、淋浴间、厨房、房间、壁龛、庭院……可见房子的主人花了多少心血来规划自己的家。我们住在这里,不仅是睡了一晚而已,更是在时光的罅隙里经过了一家人的大半辈子呢。 参观完房子坐在门口晒太阳,喝着阿隆的拿铁,还有这杯特调的“霹雳”,一定要跟阿隆给的跳跳糖一起吃才带感哦。 期间不停的有路人经过,或是进来买咖啡,或是对这栋房子产生浓厚的兴趣,阿隆会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讲述这间房子的所有故事,看得出来,他是真心喜欢自己现在做着的事。 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逃离城市,并没有什么放弃或得到,不过是看你想要怎样的生活。他从台北读完新闻系就回到了台南,喜欢这里的淳朴和安静,喜欢每天遇见不同的人,喜欢把安平的过去和现在说给他们听。 我们也终于知道,为什么只有两间房的民宿管家阿隆,会从早到晚忙得像兔子一样,因为木门厝是一扇通往过去的门,而阿隆,是打开门领我们进去的那个人。 去吃晚饭的时候我们跟阿隆说就在旁边港口的那间海鲜店,没想到吃到一半他竟然找了过来,刚下班要跟朋友去吃饭,特地来跟我们打个招呼。 “对,没什么事,就是想跟你们打个招呼。” 这也许就是来过的人呢为什么喜欢木门厝的原因,在与它相处的每一寸时光里,都有温暖你的小故事。 推荐信息: | |
通过键盘前后键←→可实现翻页阅读 | |
| |
文章来源网络,版权归属原作者,未注明作者均因传阅太多无从查证。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,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、名益权等问题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! |